“铁路工程机制砂智能制造及其高效应用成套技术”评审鉴定结果公示
委托人: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江苏苏博特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中铁四局集 团有限公司、武汉理工大学、浙江交通资源投资集团有限公司、贵州铁路投资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河南黎明重工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评审鉴定时间:2023年8月29日
评审鉴定结论:
一、项目的主要创新点如下:
1. 针对母岩来源多样、复杂,机制砂质量控制难的问题,构建了多料源兼容的机制砂母岩性能评价指标体系,建立了隧道开挖全过程的洞渣母岩性能快速评价方法,实现隧道母岩力学性能评价时间小于30分钟,创建了基于大数据的机制砂母岩性能预测技术,实现了机制砂“基因”质量的源头把控。
2. 攻克了堆叠粘附颗粒图像快速分割和跨尺度颗粒精准识别技术难题,首创了基于机器视觉原理与深度学习的机制砂生产质量在线监测系统,开发了基于反馈调节的机制砂智能制造装备及生产全流程信息化管控系统,实现了铁路工程机制砂品质高效、精准控制和智能制造(细度模数偏差控制在0.2以内、石粉含量偏差控制在1.5%以内)。
3. 开发了高速铁路用铁尾矿砂纤维增强砂浆及机制砂聚合物修补砂浆,发明了机制砂混凝土工作性能调控材料,揭示了机制砂混凝土结构性能演变规律,形成了隧道衬砌自充填机制砂混凝土、高抗疲劳机制砂混凝土和低徐变机制砂混凝土等系列铁路工程用高品质机制砂混凝土成套制备及应用技术。
二、项目获国家授权发明专利40件、实用新型专利12件、软件著作权14件,主编/参编国家标准4项、国铁集团标准6项、省级工法1项。项目成果应用于我国铁路行业的机制砂生产与应用全过程的质量控制,支撑了渝昆高铁、贵南高铁、池黄高铁等重点铁路工程的建设。经济社会环境效益显著,推广前景广阔。
专家委员会认为项目成果总体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其中机制骨料隧道洞渣性能快速评价方法、基于机器视觉原理与深度学习的机制砂生产质量在线监测技术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对该项目的鉴定如有异议,请于公示之日起14日内向中国建筑材料联合会科技发展部反映(电话:010-57811082)。
中国建筑材料联合会科技发展部
2023年8月3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