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创新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高稳态高精度玻璃微孔阵列制备技术及其应用” 成果评价结果公示
日期: 2025-09-28 字号 【 打印本页 】
拾取电荷量由3库伦提升至20库仑。 2. 开发了高稳态高精度玻璃微孔阵列成套制备技术,发明了履带式自动点接触拉丝、自动排丝及机器视觉检测等关键装备,实现了玻璃微孔阵列的数字化生产和微观缺陷的快速识别,孔径偏差由10%降低至1%以内。 3. 发明了低本底噪声铷铯玻璃基材和“三明治式”复合薄膜原子层沉积技术,解决了微孔倍增材料高增益与低噪声难以兼顾的关键难题,增益提升至2.

委托人:中国建筑材料科学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评价时间:2025年9月18日

组织鉴定单位:中国建筑材料联合会

鉴定评价结论

一、项目关键技术和主要创新点如下:

1. 围绕航天器精准计时对束流准直器和信号倍增器用关键材料的自主可控需求,国际首创了耐氢蚀、耐离子轰击的玻璃微孔阵列材料,制备出高稳定高精玻璃质束流准直器和信号倍增元件,时频不确定度降低一个数量级(由10-14级降至10-15级)、累计拾取电荷量由3库伦提升至20库仑。

2. 开发了高稳态高精度玻璃微孔阵列成套制备技术,发明了履带式自动点接触拉丝、自动排丝及机器视觉检测等关键装备,实现了玻璃微孔阵列的数字化生产和微观缺陷的快速识别,孔径偏差由10%降低至1%以内。

3. 发明了低本底噪声铷铯玻璃基材和“三明治式”复合薄膜原子层沉积技术,解决了微孔倍增材料高增益与低噪声难以兼顾的关键难题,增益提升至2.5×105倍,暗电流降低至0.85×10-12A/cm2

二、项目己获授权发明专利21件,其中PCT专利1件,发表学术论文21篇,具备产业化生产能力。产品已在我国北斗卫星、深空暗物质探测、微光夜视等重要领域成功应用。

鉴定评价委员会认为:项目成果整体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其中耐氢蚀、耐离子轰击的玻璃微孔阵列材料技术居国际领先水平。

对该项目的鉴定如有异议,请于公示之日起14日内向中国建筑材料联合会科技发展部反映(电话:010-57811082)。

中国建筑材料联合会科技发展部




编辑:王韶辉

审核:刘新琪、张萌

公众号
视频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三里河路11号
电话:010-57811569
邮箱:msc@cbmf.org
中国建筑材料联合会 版权所有 京ICP备11000913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407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