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创新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科技动态
通知公告
更多 更多
按照新修订的《国家科学技术奖励条例》,科技部研究起草了《国家科学技术奖励条例实施细则(修订草案征求意见稿)》,现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公众可通过以下途径和方式提出意见: 1.通过电子邮件将意见发送至:jlbzcc@mail.nosta. gov.cn,并在邮件标题注明“实施细则征求意见”。 2.
2025-04-21
和终端材料需求,推进光远加快融入全球头部电子材料行业供应链体系,进一步推动国家AI算力基础设施的自主化与全球化布局保障要求。”李志伟表示。         低介电玻璃纤维,是一种独特的绝缘材料
2025-03-31
3月27日,2025中关村论坛年会在京开幕。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张国清出席开幕式并宣布论坛年会开幕。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北京市委书记尹力,新加坡副总理王瑞杰出席。
2025-03-28
2025年3月27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发布了2024年度“中国科学十大进展”,分别为:●嫦娥六号返回样品揭示月背28亿年前火山活动 ●实现大规模光计算芯片的智能推理与训练 ●阐明单胺类神经递质转运机制及相关精神疾病药物调控机理 ●实现原子级特征尺度与可重构光频相控阵的纳米激光器 ●发现自旋超固态巨磁卡效应与极低温制冷新机制 ●异体CAR-T细胞疗法治疗自身免疫病 ●额外X染色体多维度影响
2025-03-27
上述批次指南的申报通知预计将于2025年4月在国家科技管理信息系统公共服务平台上正式发布。 科技部国际合作司 原文链接:关于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政府间国际科技创新合作”重点专项2025年度 第二批项目申报指南征求意见的通知
2025-03-26
按照新修订的《国家科学技术奖励条例》,科技部研究起草了《国家科学技术奖励条例实施细则(修订草案征求意见稿)》,现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公众可通过以下途径和方式提出意见: 1.通过电子邮件将意见发送至:jlbzcc@mail.nosta. gov.cn,并在邮件标题注明“实施细则征求意见”。 2.
2025-04-21
各有关单位、中国建筑材料联合会专家委委员: 为推动建材行业科技创新坚持“四个面向”,聚焦前瞻性、原创性、颠覆性技术进行攻关,中国建筑材料联合会将组织开展第五批全国建材行业重大科技攻关"揭榜挂帅"工作,重点围绕人工智能技术在建材行业的应用、固废资源综合利用、非金属矿产资源高效利用等方向。
2025-03-26
根据《建筑材料科学技术奖管理办法》的规定,现将经评审委员会评审、奖励领导小组审核通过的2024年度“建筑材料科学技术奖”拟授奖项目进行公示。拟授奖项目共71项,其中:基础研究奖14项(一等奖3项、二等奖8项、三等奖3项);技术发明奖9项(一等奖2项、二等奖5项、三等奖2项)
2025-03-19
科技发展
科技奖励
成果评价
新材料新技术
行业科技创新平台
更多 更多 更多 更多
按照新修订的《国家科学技术奖励条例》,科技部研究起草了《国家科学技术奖励条例实施细则(修订草案征求意见稿)》,现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公众可通过以下途径和方式提出意见: 1.通过电子邮件将意见发送至:jlbzcc@mail.nosta. gov.cn,并在邮件标题注明“实施细则征求意见”。 2.
2025-04-21
根据《建筑材料科学技术奖管理办法》的规定,现将经评审委员会评审、奖励领导小组审核通过的2024年度“建筑材料科学技术奖”拟授奖项目进行公示。拟授奖项目共71项,其中:基础研究奖14项(一等奖3项、二等奖8项、三等奖3项);技术发明奖9项(一等奖2项、二等奖5项、三等奖2项)
2025-03-19
2025年3月8日—9日,由中国建筑材料联合会、中国硅酸盐学会共同设立的“建筑材料科学技术奖”2024年度综合评审会在湖北武汉召开。中国建筑材料联合会执行副会长、专家委员会执行主任、华新水泥总裁李叶青,中国科学院院士南策文,中国工程院院士姜德生、缪昌文、张联盟、傅正义、刘加平等15位专家委员会首席专家、委员出席评审会。
2025-03-17
中建材联科发〔2024〕42号
2024-06-14
为进一步贯彻落实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推进科技自立自强,树立一批行业科技创新典范,培育一批科技创新团队和领军人才,发挥科技创新对建材行业绿色低碳安全高质量发展的支撑作用,践行“宜业尚品、造福人类”的建材行业发展目标,中国建筑材料联合会(以下简称联合会)决定开展全国建材行业2023年度“十大科技突破领军企业”“十大科技突破领军人物”推选工作。
2023-08-10
委托人:中国电建集团西北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中国水利水电第四工程局有限公司、西安科技大学、郑州鼎盛高新能源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评审鉴定时间:2025年3月17日 组织鉴定单位:中国建筑材料联合会
2025-03-17
委托人:河南诚信密封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评审鉴定时间:2024年12月21日 组织鉴定单位:中国建筑材料联合会 审鉴定结论: 一、项目的关键技术和主要创新点: 1. 自主研发了中空玻璃用反应型热塑间隔密封胶配方,实现了产品与玻璃及二道硅酮密封胶三面化学交联,解决了中空玻璃长效持久密封性的难题。 2.
2024-12-25
按语:2022年11月,中国建筑材料联合会在全国建材行业科技创新大会上明确提出要组织开展无机非金属“超级材料”的研发攻关,强调行业科技创新要着眼当下与未来、近期与远期,通过注重原创性、颠覆性的创新研究,赋能引导行业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全球化发展。近日,中国建筑材料联合会组织行业有关专家,就无机非金属“超级材料”的定义和内涵进行了诠释。
2023-04-27
据全国建设项目环境信息公示平台消息,“河北同光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年产7万片碳化硅单晶衬底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公示”日前发布。   该项目总投资38863.5万元,环保投资390万元,占投资的1.00%。资料显示,河北同光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成立于2020年4月,位于保定市涞源县河北涞源经济开发区
2025-04-22
3月20日上午,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新闻发布会,科技部副部长林新介绍2025中关村论坛年会有关情况,并回答了记者有关北京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推动国际科技交流合作等方面的提问。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我们知道,中关村论坛是支撑北京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的重要合作平台。请问去年以来在北京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方面取得了哪些工作进展,下一步会有什么样的部署?
2025-04-02
和终端材料需求,推进光远加快融入全球头部电子材料行业供应链体系,进一步推动国家AI算力基础设施的自主化与全球化布局保障要求。”李志伟表示。         低介电玻璃纤维,是一种独特的绝缘材料
2025-03-31
管理,导致原材料采购、库存管理和生产计划不合理,人工成本高。质量控制难度大:质量检测依赖人工,效率低且易出错。市场竞争力弱:未引入智能化技术的企业在市场竞争中处于劣势。环境污染和资源浪费:传统生产方式导致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问题。 随着智能制造、数字经济和区块链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建材工业正迎来转型升级的重要机遇。
2025-03-24
  据SEDaily消息,三星电子近日收到材料供应商Chemtronics和设备制造商Philoptics关于开发玻璃中介板的合作提案。三星电子正在探索使用康宁玻璃开发下一代封装材料“玻璃中介层”,其目标不仅是取代昂贵的硅中介层
2025-03-24
响应和光致热释电响应,Ti粉含量为3%的样品BZT-BCT-3T比纯BZT-BCT陶瓷光电性能提升2.5倍左右。随后,团队在BZT-BCT-3T陶瓷表面创新性地设计了一种平面三电极结构,并对三个电极的间隙区域进行差异性极化。在可控激光照射下,输出电路中实现了区域依赖的光电流响应;在LED全区域照射下,输出电路中产生稳定的光伏电流。
2025-03-21
 作为当前科技革命的核心驱动力,人工智能正以颠覆性创新重构传统产业格局。新京报记者从3月18日举行的2025中关村论坛年会预热集体采访中获悉,北京已聚集“人工智能+新材料”创新型企业近10家,占全国总量的三分之一
2025-03-21
3月20日上午,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新闻发布会,科技部副部长林新介绍2025中关村论坛年会有关情况,并回答了记者有关北京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推动国际科技交流合作等方面的提问。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我们知道,中关村论坛是支撑北京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的重要合作平台。请问去年以来在北京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方面取得了哪些工作进展,下一步会有什么样的部署?
2025-03-21
3月20日上午,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新闻发布会,科技部副部长林新介绍2025中关村论坛年会有关情况,并回答了记者有关北京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推动国际科技交流合作等方面的提问。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我们知道,中关村论坛是支撑北京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的重要合作平台。请问去年以来在北京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方面取得了哪些工作进展,下一步会有什么样的部署?
2025-03-21
近日,中国建筑材料行业科技创新平台建材行业机制标准砂及固废粉体节能研磨整形工程技术中心(以下简称技术中心)揭牌仪式在厦门艾思欧标准砂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厦门标准砂)举行。中国建筑材料联合会、中国建材集团及厦门标准砂公司相关领导出席揭牌仪式。
2023-05-08
2023年3月22日,“中国建筑材料行业氮化物陶瓷工程技术中心”揭牌仪式在中材高新氮化物陶瓷有限公司隆重举行,中国建筑材料联合会相关领导出席仪式。
2023-05-06
为深入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提高我国科技创新高水平自立自强能力,进一步加快以企业为主体、需求为导向、政产学研金服用相结合的建材行业技术创新体系建设,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促进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按照《中国建筑材料行业科技创新平台工作条例》,经专家考察、论证,中国建筑材料联合会决定认定“建筑材料行业氮化物陶瓷工程技术中心”等4家为建筑材料行业科技创新平台(名单见附件1),同意“建筑材料行业特种玻璃制备与加工重点实验室”等6家建筑材料行业科技创新平台(名单见附件2)通过考核评估。
2023-04-27
为了加快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建设,引导和支持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促进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中国建筑材料联合会开展行业科技创新平台创建工作,自2007年在高等院校、科研设计院所和企业中建设行业重点实验室、行业工程技术中心和企业技术创新中心等科技创新平台29家。
2023-05-04
2023年3月2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了《工业和信息化部关于公布第五批产业技术基础公共服务平台名单的通告》(工信部科函〔2023〕37号)。中国建筑材料联合会推荐的北京建筑材料检验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试验检测类)、中国国检测试控股集团陕西有限公司(试验检测类)和南京玻璃纤维研究设计院有限公司(信息服务类)三家单位成功入选。
2023-03-07
12月11日,经“新时代江苏产业工人队伍建设联席会议办公室”批准同意,由江苏省教育科技工会、江苏省硅酸盐学会玻纤玻钢专委会和南京玻纤院共建的“江苏玻璃纤维产业工匠学院”在南京玻纤院正式揭牌。
2022-12-13
绿色低碳
节能减排与综合利用
碳市场
更多 更多
:关于开展《国家工业资源综合利用先进适用工艺技术设备目录》推荐工作的通知 
2025-04-02
为加快推动工业领域先进适用绿色低碳技术装备推广应用,提高能源、资源利用效率,省工业和信息化厅会同省生态环境厅、省水利厅联合编制了《2024年度山东省工业领域先进适用绿色低碳技术装备名单》并于近日公布,山东奥美环境股份有限公司全膜法三洗水过滤回收技术等共计四大类53种装备上榜。
2025-04-02
3月6日,全国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市场(以下简称“自愿碳市场”)首批核证自愿减排量(CCER)完成登记。这是我国自愿碳市场建设取得的重要实质进展,对推动和激励我国更广泛的行业企业参与绿色低碳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自愿碳市场是我国利用市场机制控制和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重要政策工具。
2025-03-15
为加快推动工业领域先进适用绿色低碳技术装备推广应用,提高能源、资源利用效率,省工业和信息化厅会同省生态环境厅、省水利厅联合编制了《2024年度山东省工业领域先进适用绿色低碳技术装备名单》并于近日公布,山东奥美环境股份有限公司全膜法三洗水过滤回收技术等共计四大类53种装备上榜。
2025-03-08
上海市人民政府令 第20号   《上海市碳排放管理办法》已经2025年2月10日市政府第80次常务会议通过,现予公布
2025-03-03
各相关单位: 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绿色低碳发展的战略部署,推动原材料工业向低碳、环保、节能方向发展,工信部原材料司正组织开展2024年原材料工业先进适用低碳技术征集评选工作。受工信部委托,中国建筑材料联合会负责遴选2024年建材行业先进适用、低碳环保、节能高效技术
2024-06-12
国务院关于印发《2024—2025年节能降碳行动方案》的通知 国发〔2024〕12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 现将《2024—2025年节能降碳行动方案》印发给你们
2024-05-30
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建设部署,全面提升水泥企业参与全国碳市场能力,按照生态环境部发布的《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覆盖钢铁、水泥、铝冶炼行业工作方案》要求,中国建筑材料联合会受生态环境部应对气候变化司委托,于2025年4月8日-9日在南京组织召开第二场“水泥行业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政策宣贯及能力建设大会”。
2025-04-12
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对全国碳市场的工作部署,全面提升水泥企业参与全国碳排放交易市场能力,受生态环境部应对气候变化司委托,2025年3月24日-25日,中国建筑材料联合会在京组织召开首场“水泥行业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政策宣贯及能力建设大会”。
2025-03-26
2025-03-25
为加强工业节能降碳管理,推进数字技术赋能绿色低碳转型,支撑构建系统完备的碳排放双控制度体系,工业和信息化部近日印发《工业企业和园区数字化能碳管理中心建设指南》(工信厅节〔2025〕13号,以下简称《指南》)。 《指南》包括四部分内容。
2025-03-18
3月6日,全国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市场(以下简称“自愿碳市场”)首批核证自愿减排量(CCER)完成登记。这是我国自愿碳市场建设取得的重要实质进展,对推动和激励我国更广泛的行业企业参与绿色低碳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自愿碳市场是我国利用市场机制控制和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重要政策工具。
2025-03-15
上海市人民政府令 第20号   《上海市碳排放管理办法》已经2025年2月10日市政府第80次常务会议通过,现予公布
2025-03-03
项目的减排效果进行量化核证,并由注册登记机构在管理平台登记的碳减排量,单位以“吨二氧化碳”计。 第三十六条 本办法自2024年5月1日起施行。《北京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北京市碳排放权交易管理办法(试行)〉的通知》(京政发〔2014〕14号)及《北京市人民政府关于调整〈北京市碳排放权交易管理办法(试行)〉重点排放单位范围的通知》(京政发〔2015〕65号)同时废止。
2024-03-13
请选择要留言的邮箱
×
公众号
视频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三里河路11号
电话:010-57811569
邮箱:msc@cbmf.org
中国建筑材料联合会 版权所有 京ICP备11000913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4072号